暢通國際物流通道助力共贏發(fā)展
2023-04-18 15:12
數據來源:商務部、國鐵集團、新華社
近日,以“中西建交紀念號”特別命名的“義新歐”中歐班列從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鳴笛發(fā)車,與從中國義烏同時開出的列車對向而行,以慶祝中西建交50周年。當前,中國國際物流網絡不斷延展,既便利了各國同中國的貿易往來,也在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建設、帶動物流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同時,助力中國與相關國家實現共贏發(fā)展。
完善國際物流體系——
“時效大幅度提升,成本卻大大降低”
每天清晨,位于波蘭東部邊境的馬拉舍維奇場站就開始忙碌,場站里隨處可見標有“中歐班列”字樣的集裝箱。數十家來自歐洲各國的物流公司云集于此,完成中歐班列運輸貨物進入歐盟后的第一次轉運,再發(fā)往歐洲各地。目前,九成進入歐盟的中歐班列都在這里進行轉運。
“馬拉舍維奇場站是歐盟最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之一,目前從中國西部的樞紐城市到馬拉舍維奇的平均運輸時間為8至9天,時效大幅度提升,成本卻大大降低。”中歐班列境外段運營商RTSB波蘭分公司品牌經理喬安娜·庫吉科說。
馬拉舍維奇場站日益繁忙的運輸場景,既是中歐班列日益暢通的印證,也是中國國際物流網絡不斷延展的縮影。根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統(tǒng)計數據,2022年中歐班列共運行1.6萬列、發(fā)送貨物160萬標箱,同比分別增長9%、10%。目前,中歐班列已經聯通中國境內108個城市,通達歐洲25個國家208個城市,累計開行6.5萬列、發(fā)送604萬標箱,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貨運線路之一。
中國跨境鐵海聯運班列也煥發(fā)著強大活力。不久前,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滿載著100個集裝箱的貨物,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出發(fā),經廣西欽州港換乘海船,將汽車、摩托車、發(fā)動機等產品帶到東南亞。今年春節(jié)期間,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開行量同比增幅創(chuàng)歷年新高。
2017年9月,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前身——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鐵海聯運常態(tài)化運行班列在重慶首發(fā)。南向通道以重慶為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,以廣西、貴州、甘肅、青海等西部省份為關鍵節(jié)點,利用鐵路、海運、公路等運輸方式,向南經廣西通達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,逐漸成為中國西部地區(qū)最便捷的出海通道。如今,西部陸海新通道不斷完善,鐵海聯運網絡已通達新加坡、曼谷、胡志明市等多個東盟國家和地區(qū)的港口。
隨著《區(qū)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(xié)定》(RCEP)深入實施,區(qū)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,國際物流需求大幅增加,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商戶們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。“有了西部陸海新通道,貨輪從文萊的港口出發(fā),經停新加坡到廣西的欽州港,換乘鐵路去往云南、四川、重慶,十分便利。”經營著一家貿易公司的文萊商人鄭作亮把文萊的蝦片、咖啡等產品引進中國市場,同時也把中國的沃柑等產品推向東盟市場。“走這條通道耗時短,物流費用也很優(yōu)惠。”鄭作亮贊不絕口。
“過去,中國西部和東盟的貿易,主要通過中國東部地區(qū)港口。西路陸海新通道能夠縮短貿易距離,減少成本,有助于加強中國西部地區(qū)和東南亞國家在貿易、投資、物流領域的聯系。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表示。
作為東南亞地區(qū)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,新加坡太平船務運營著“欽州—新加坡—泰國—柬埔寨—欽州”以及“欽州—新加坡—越南—欽州”航線。“每年的水果收獲季,東南亞的榴蓮、椰青、芒果、香蕉等水果都會搭乘太平船務的船舶運抵欽州,再發(fā)往中國各地。”太平船務執(zhí)行主席張松聲表示。
相關新聞